雷锋精神

雷锋的勤俭节约作风和艰苦奋斗精神深远的时代

发布时间:2023-04-04 03:00  浏览:

  苦干实干、不计报酬,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,是雷锋精神的突出特征,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。他经常说:“在工作上,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;在生活上,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。”

  

  雷锋平时生活非常节俭,他的每件衬衣、裤子,每双袜子、鞋子和手套,都是补了又补,有的补丁还是五颜六色。一件印有“治沩模范”字样的有多处补丁的绒衣,他穿了多年。使用的搪瓷脸盆和漱口杯,搪瓷几乎全掉光了,黑色的铁皮“疤痕”一块一块地露出来,很难看,他也舍不得买新的。他把平时从外面捡来的边角料、螺丝钉、螺丝帽、钉子、铁丝、纽扣、旧皮革、牙膏皮、擦车布、破手套等,都存放在他自制的小木箱(人称“百宝箱”)里,随时备用。有段时间,他负责出车给建筑工地运送水泥,发现每次车厢里都会因水泥袋破损而洒落一点水泥。他就用笤帚和撮箕把它们扫到一起积攒起来,结果积少成多,等运送任务结束时,他和战友清扫积攒的水泥竟有两吨多。

  

  雷锋很注重严于律己。1961年1月5日,他从抚顺来到位于沈阳的辽宁省实验中学,为师生作了一场以乐于奉献为主题的事迹报告。也正是这次,雷锋给后人留下了生前唯一的一盘报告录音带。这盘原始录音磁带,如今已成为一份特殊的教育资源和珍贵的精神财富。当时雷锋报告结束后已近天黑,经李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再三挽留,雷锋才同意到学生宿舍楼的地下食堂吃晚饭,并说:“那就跟同学们一起吃吧,吃一样的饭菜,绝不搞特殊化。”这样,雷锋就跟住校的同学们在食堂的大圆木桌上共进晚餐。李校长清楚记得,这顿晚饭雷锋只吃了两中碗米饭和一碗零一勺的白菜豆腐汤。饭后离校前,雷锋拿出1斤粮票和5角钱交给学校作伙食费,李校长拒收,雷锋坚决地说:“这是纪律!”

  

  由雷锋去世后留下的10件特别遗物,可以窥见他的一贯节俭。这些被称为雷锋“传家宝”的遗物分别是:读过的《毛泽东选集》一至四卷;驾驶过的13号汽车;用过的冲锋枪;教练用的手榴弹;雨夜送大娘时穿过的雨衣;木制的节约箱;任校外辅导员时戴的红领巾;理发工具;针线包;外出时装学习用品的挎包。雷锋的勤俭节约作风和艰苦奋斗精神,在今天仍不过时,依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时代价值。